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怪诞行为学 #14

Open
hongmaoxiao opened this issue Apr 21, 2019 · 0 comments
Open

怪诞行为学 #14

hongmaoxiao opened this issue Apr 21, 2019 · 0 comments

Comments

@hongmaoxiao
Copy link
Owner

转眼已经有一年零4天没写文章了,实在是太懒了。

去年还给自己定下每月一篇文章的目标,才过了5个月就光速打脸了,以后还是少做类似信誓旦旦的承诺和目标为妙,包括但不限于年底减到多少多少斤之类的豪言壮志。回首过往,我发现一开始答应别人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给忘记了。如果正在看此文的你曾经被我坑过,在此表示歉意。类似情况可以给我多来个三次握手,甚至是四次、五次握手,兴许会有很大改观。

《怪诞行为学》是由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教授 Dan Ariely 所著,标题本该叫《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一是我懒;二是加了"读后感",标题美感全无,不太能忍受。我想大抵在文中标注原作者多少能减轻些负罪感吧。

《怪诞行为学》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写本文目的主要是把一些主要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将来快速回看的索引,可能有些地方会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引申。

诱饵效应

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他们懒得去做过多的思考。他们最终做的决定大部分是基于比较做出来的。更进一步的说我们不但喜欢拿事物和事物做比较,还喜欢把容易比较的事物集中做比较。这为诱饵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单例子,《经济学人》杂志打了个广告,有以下三种方案:

  •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 单订印刷版:125美元
  •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印刷版:125美元

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排除了不做选择的情况,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第三个吧!没错,聪明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100名实验学生的选择分布是是16-0-84,第三个选择占了84%。

换个方案:

  •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印刷版:125美元

结果分布变成了68-32。只是去掉了第二种情况,另外两种没任何变化,竟如此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两个方案简单抽象:

第一种:

  • A
  • -B
  • B

第二种:

  • A
  • B

一切都是相对的,这是关键所在。A和B不是同类型,他们各有优势,不太好直接比较,选择困难症犯了。当我这时候提供一个与B同类,但是又比B稍差,记为-B,这时候奇迹出现,不爱做过多思考的人们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B明显比-B要好啊,不选B难道不是傻子么。你看,一个完整的诱饵效应演示完毕,GAME OVER。

但当去掉了-B的时候,似乎就回归了相对理性了。毕竟其实有了电子版,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看纸质版,相当于多花了纸质版的钱买了个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诱饵效应对决定的影响之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它甚至能帮助我们决定和谁约会,并且最终和谁结婚。

原文里有做了相关的实验,限于篇幅不展开了。作者提供了建议:假设你要参加单身派对,想吸引更多的未来约会对象,你可以找一个外观特点和你基本相似(相似的肤色、体型、面貌),但要比你稍差一点的,稍差点的不局限于外貌,诸如口才好、幽默,学识丰富等等都是可选项。这时候就构成了A和-A的条件,而异性朋友们由于诱饵效应可能无暇顾及琳琅满目的B的情况。你现在掌握这个秘密了,应该知道如何避免成为这个诱饵了吧,哈哈哈。。。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举个可能不是严格符合A 、B、 -B情况的例子吧,你去理发的时候,通常会有多个价格档:38元、68元、98元。我猜大部分人选的是68元档。这也应该是理发店最希望客户消费的档,因为这个价格档最终的收益可能是最大的。理发店声称这三个档对应的不同级别的理发师,也许是,也许压根就是同一水平的理发师,或者说即使有差别,也并不大。当然,如果你是和一个你想把她变成你女朋友而还未成为女朋友的女孩一起,你应该会选择98元档;如果是和你女朋友一起,你可能会选68元档;如果和你老婆一起,不好意思,你可能只有剪38元的命。。。这可能就又属于另外一个心理学的课题了,知识有限,恕我无法展开了。。。

还有一个深有体会的是,平时我们或许会在朋友圈自嘲说自己老了老了怎么样的,其实我们自己心里真实想法却恰恰相反。但我最近真的觉得自己确实不小了。同事们跟我聊天的时候都是问你孩子多大了?主要是这时候,旁边的另一个知情的同事还插了一句嘴:孩子?他还没结婚呢,他现在单身。哈哈哈,我的同事也真是可爱。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现在有比较了,这个年纪他们该结婚的也都结婚了,该有孩子的都有孩子了,我猛然反应过来,我确实也不小了。。。但如果换一个周边全是刚毕业的应届生的公司,你可能觉得自己和他们一样年轻。

如何破除诱饵效应的魔咒

商家是不希望你破除这个魔咒的,他们甚至不希望你理解这个奥秘。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我们控制自己比较的范围,降低自己的要求,只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且只买经济能力允许范围内的东西,而不是非得跟别人比较,一定要比别人好的。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很遗憾的是,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却是很难,还是常常不自觉的掉入这个陷阱中。

第一印象很重要

自然学家 康拉德•洛伦茨 发现刚出壳的幼鹅会依附于它们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一次实验中,他无意被幼鹅们首先看到,它们从此就一直跟着他,由此他证明幼鹅不仅根据它们当时环境中的初次发现来做决定,而且决定一经形成,就坚持不变。这种现象简称"印记"。

说到底,我们人类也是一群幼鹅,人类的第一印象也会成为印记,并对后续的种种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验证

验证实验:

实验素材:

  1. 长30秒3000赫兹的一段高音,好像人的大声叫喊
  2. 长30秒全波频的一段噪音(又叫白噪音),类似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发出的声音
  3. 长30秒高、低波频交替的震荡声音

注:使用上述这些讨厌的噪音是因为它们在市场上无处购买,因而无法用市场价格衡量这些声音的价值

实验对象:大学生、研究生、投资银行从业者

实验第一阶段:

第一组:播放第1素材的噪音,问他们如果让他们再听一遍,付给他们10美分,是否愿意。

第二组:播放第1素材的噪音,问他们如果让他们再听一遍,付给他们90美分,是否愿意。

听完后,如果愿意再听,则在电脑上输入他们最低限度想要多少钱。出价较低的参与者再听一遍,获取相应报酬。

第一阶段实验结果:

第一组:平均出价33美分

第二组:平均出价73美分

实验结论:锚定价格起作用了。锚定价格为10美分的比锚定价格为90美分的出价低很多。

实验第二阶段:

问第一、二组如果给他们50美分听另外一段噪音,他们是否愿意。(想测试50美分做新的锚定)

然后让他们输入最低能接受的价格听第二段噪音。

实验结果:第一组出的价格还是比第二组出的价格低很多。说明第一个锚定价格仍然起主导作用。这表明锚具有持续效应。

实验第三阶段:

第一第二组的初始锚互换,第一组90美分,第二组10美分,问是否愿意再听下一个噪音。

实验结果: 第二组出价比第一组出价高很多。这就是印记的作用。

完美的实验,我们一旦以某一价格买了某一种产品,我们也就被这一价格所锚定,同时它还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出价意愿,并且锚具有可持续性。

最近我是想看心理学类书籍,看了网上大家提到最多的是那本 理查德·格里格 写的《心理学与生活》,但当我看到介绍里提到说这本书是许多美国大学使用的经典教材,瞬间我就放弃了。读了那么多年书,对教材的第一印象是枯燥,这对我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也是看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

另一个是我自己常常总是感叹现在这个年代的歌没有90年代的歌好听了,差太远了。这也是由于小时候听的歌锚定在起着第三只手的作用。感谢当年的诸如黄霑、林夕这样的艺术家把我们的听歌水准锚定在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如果我出生在当下,被这个靠粉丝打榜上itunes美榜第一的篮球高手和大碗宽面,那对我来说将是不可言说的灾难。当然我不是说"在座“的新歌手都是垃圾。比如我觉得毛不易的歌就确实还不错。小时候记忆力比较好,很多歌是那种电视剧主题曲,有情境在里边,听起来有画面感,无形中会加分。仍记得我领居家老人们聚在一起播放卓依婷的歌唱碟片,一位老人说卓依婷歌好听人美,让他喝她的洗脚水都心甘情愿,多有画面感哈哈哈哈哈。。。

如今随着年龄增长,注意力下降,很多人听歌也许并没有静下心来完完全全、认认真真的把一首歌欣赏完。这使得他们错失一首好歌的几率在增加。我就不信你现在失恋了,去听听张学友的《我真的受伤了》这首歌你不会爱上它。不好意思,这歌是2001年的,不算新歌了。anyway,道理是一样。

人们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也是相当重要,首次见面的前7秒钟对第一印象几乎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前7秒钟你给对方的印象很好,恭喜你,接下去的日子里不论是日常的交际还是工作上的合作都会相对顺利。除非出现比较大的能够使对方改变对你看法的事件,好感才会慢慢变成讨厌。相反,如果一开始对你的印象不好,没有啥好感,那接下来你要想得到她/他的好感需要付出极大极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所以如果对方是你本打算要追的人,但第一印象不好,我还是倾向给你建议:人生不要因为一颗树而错过了整片森林。如果是真爱,那就另当别论了哈哈,反正我对真爱是持一个比较悲观的态度的。。。

我在第一印象上就是一个比较吃亏的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是个不太爱笑的人,所以初次见面的时候不太容易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爱笑,你完全可以单纯靠笑熬过前7秒,哈哈哈。。。看来以后还是得多学着笑一笑,不但能给人留好印象,还能延寿呢,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少年头,写到此我又忍不住去照了下镜子。。。

如何改变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可以被改变的,那怎么做呢?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汤姆和星巴克给我做了很好的示范。

汤姆把粉刷莉阿姨的篱笆变成了一种特权活动来操控他的小伙伴们这个片段大家应该记得吧!汤姆津津有味地粉刷,装作非常喜欢干这活儿。"你们把这也叫做干活儿吗?"他对他的朋友们说,"哪个孩子能有机会天天刷篱笆?",在这一"信息"的武装下,孩子们发现了粉刷篱笆的乐趣。不久,汤姆的朋友们不但需要拿东西来交换这一特权,还从活动中得到真正的乐趣。

汤姆把负面体验转变成正面的,化腐朽为神奇,原先的干累活的第一印象完完全全被颠覆了。这让我想起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996,杰克马说996是一种福报,很多人还想福报而不得呢,这让我深度怀疑杰克马是在借鉴汤姆。他们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结果怎么样呢?我只能说社会进步了,杰克马的言论都被翻译成外文转到国外媒体上了,很多人在脉脉上评论说———shame。。。

星巴克又是怎么做的呢?星巴克创始人 霍华德•舒尔茨 很聪明,他一开始就努力独树一帜,使星巴克与其他咖啡店不同,不是从价格上,而是从品位上。星巴克不余遗力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使得大众无法用其他咖啡店的价格来作为锚来定位,与此相反,用户会敞开思想接受星巴克为他们准备的新锚。

虽然近年来,Luckin 咖啡成了咖啡界的当红明星,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 Luckin 很难成功,因为你估计很少见到有人会邀请客户说"我们一起去Luckin一边喝点咖啡一边谈业务吧!",他们多半会选择星巴克。做不出那种巨大差异性,一旦资金链断裂,可能只剩下倒闭这条路了。

市场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吗?

传统经济学假定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每一个单位价格的产量(供给)和每一个单位的购买欲望(需求)。这两种力量交汇点的价格决定了市场价格。

它的核心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上述两股力量是各自独立的并且共同形成市场价格。但之前的实验证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以很容易的被操控,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偏好以及他们愿意为不同商品和体验付出的价格。

其次,锚的控制作用暗示着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现实世界中,锚来自厂家的建议零售价、广告价格、促销、产品推介等等因素---这些都是供方变量。市场价格本身反过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需求并不完全独立于供给。市场的价格并不完全由供给和需求决定。

如何对付来自于第一印象的弊端

比如你买衣服平时习惯都是耐克阿迪,手机必是iPhone最新款,汽车必是买豪车等等。作者的建议是做这些决定之前先质疑下自己的这种习惯。问一下自己,能从中获取多大的快感,快感是否真的有预期的大,是否能把预算降低,把省下的钱用在别处。其次要特别重视自己的首次决定,它对日后的一长串的影响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或许到了应该清点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印记和锚的时候了哈哈哈。

神奇的0

如果没有0就没有当今的计算机,我现在就没法用电脑码这篇文章了。然而今天不讲科技领域的0,而是讲讲货币领域的0,在货币领域,人们对0的意义还知之甚少,甚至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历史。

免费的诱惑力是无穷的

实验:

实验材料:

  • 高档巧克力-15美分/块
  • 普通巧克力-1美分/块

实验对象:麻省理工大学学生(随机)

实验结果:73%选择了高档巧克力,27%选择了普通档巧克力

改变实验条件:

  • 高档巧克力-14美分/块
  • 普通巧克力-免费

实验结果:31%选择了高档巧克力,69%选择了普通档巧克力

从实验结果看,是神奇的0起到了突变的作用了。作者又做了一个更进一步的实验,高档巧克力从27-26-25美分进行变化,普通巧克力对应从2-1-0美分同步变化,发现27-2和26-1的相对价格的时候,学生们的选择比例几乎没什么变化,大部分都是选择高档巧克力。当25-0的时候,学生们压倒性的选择了普通巧克力。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所有相对条件没有变化的时候,顾客会按照同样的偏好幅度去选择高档巧克力。26美分降到25美分和1美分降到0美分,巧克力的口味没有发生变化,价格也是各减1美分,这就是说相对条件并没有变化,但这时传统经济学理论却失效了。就像绕地球运动的物体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逃离地球了。货币领域的0,人们真的对它还知之甚少。

为什么免费有这么大的诱惑力?

多数的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是免费让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了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他的真正价值。为什么?作者认为是由于人类本能的惧怕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选择免费的物品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不免费的物品,就有损失的风险。所以免费的诱惑力才这么大。

免费交换也是同样适用这个道理,原作有实验,这里就不展开了。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网店买满多少钱免邮费的优惠。在你的购物经历中肯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买满59包邮,你买了50块钱的东西,发现邮费可能是6块钱。你这时候可能为了凑够邮费,找一个15块的东西凑单,然后很开心免了邮费。你觉得你赚了。但是其实你凑单的那15块的东西其实是你并不需要的东西,你买来可能没用过就直接扔掉了。这个政策相当有效,亚马逊就因为这个政策,大幅提高了销售的业绩,如果你看到他们的销售数据,你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免费的陷阱,其实你算一下如果不凑那单你的损失就是6块钱邮费,凑了个无用的单你的损失是15-6=9块。

还有个常见免费的陷阱,比如博物馆选择某一天免费开放,平时收费,你可能会为了这个免费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排队,结果你发现还不如直接花钱去看划算。毕竟时间也是金钱,那段时间你可以睡多少好觉,享受多少天伦之乐啊!果然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

谈钱伤感情

假设现在是8月15中秋节,你和老婆一起回丈母娘家,丈母娘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款待你们,你酒足饭饱以后考虑到丈母娘为了这顿饭的种种付出,你决定要慰劳下丈母娘,你掏出钱包。"妈,对于您在这一切中倾注的爱,我应该付您多少钱?"。你诚心诚意的问。此时在座的各位亲戚都惊呆了,顿时鸦雀无声!你晃了晃手中的钞票,"您觉得1000块够吗?不对,等一等,我应该付您2000块"。你猜会怎么样?丈母娘不把你轰出家门才怪,严重的甚至直接让你们离婚。。。

但是换个角度讲,如果你时候你给她送一瓶好酒,那效果会是怎么样呢?显然她会显得很高兴。

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

这例子就是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最小缩影。

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一个是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则由市场规范来制定规则。社会规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时的报偿。市场规范里不存在友情,界限十分分明,这里的交换是黑白分明的:工资、价格、租金、利息,以及成本和赢利。这种关系未必是邪恶与卑俗的。事实上,它同时也包括了自立、创新,以及个人主义。但是它们的确意味着利益比较和及时偿付。

实验

实验任务: 电脑屏幕左边有一个圆圈,右边是一个方框,要求实验者用鼠标把圆圈拖到方框中,5分钟看能拖多少个

实验组:

第一组:报酬5美元

第二组:报酬50美分

第三组:没有报酬,只是请求帮个忙

很明显,实验设计者希望第一第二组按照市场规范办事,第三组按社会规范办事。

实验结果:

第一组:平均159个

第二组:平均101个

第三组:平均168个

实验结论:有时候社会规范更加有效,按市场规范办事反而效果不好,谈钱伤感情

实验得出的结论出乎你们的意料了吗?

有很多例子说明人们为事业会比为金钱更加努力。

回应996的另一个大佬兄弟东。他最近讲了一个我认为非常拙劣的故事:《地板闹钟的故事》,这里边他讲的是创业初期自己是如何睡得很少,如何拼命的工作。主要是社会规范起的巨大作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但是后来提到的18万兄弟,他们工作是遵循市场规范的,他们天然的和兄弟东有巨大的代入感。最后他直接就上升到非常理想化的层面了,说我们国家还不强大,还有很多贫困的人口需要帮忙!只有努力拼搏奋进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我的天呐!兄弟们的日子还没好过的时候,是无暇顾及这么理想化的层面的。兄弟东在这方面真的比杰克马真的差远了,杰克马好歹提到了996奋斗是为了员工他们自己,能提高他们竞争力也好,提高金钱方面的收入等等,巧妙的把员工往社会规范上靠拢。

兄弟东的第二次回应就偏向于打温情牌了,说得蛮中肯,算是稍微挽回了点。对于公司采取的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政策,其实是不太好评价的,不当家不知道财迷油盐贵,有时候为了防止公司倒闭不得不这么做,实属无奈,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看不惯兄弟东的原因是:一方面和员工称兄道弟,想让兄弟们按照社会规范去努力奋斗,关键时刻又用市场规范去捅18万兄弟们一刀子。而且前几年都把话说满了,不留一点余地,回头只能实力打脸,这也是大家的另一大吐槽点。周鸿祎评价刘强东的"兄弟论"真的是一针见血:

我觉得兄弟论也好,分家也好,听起来大家都感觉比较江湖义气。但是今天的公司都是在商言商,都是契约合作,大家合作,然后呢,比如说有人来投资,投资人是你的股东,大家今天合作,做到一定的时候呢,大家想法不一样,想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人就把股票卖掉了,套现走人了。只要大家按照商业的约定和条款来操作,我认为就很好。就怕说大家都互为兄弟,我们大块吃肉,大块喝酒,但是我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却说不清楚,真正到亲兄弟明算账的时候,大家算不过来,我觉得这个才是比较落后的观念。所以我们在公司内部并不更多的互称兄弟。

两位大佬的事到这里就不展开了,如果要写,我能单独写一篇文章。。。

主要是市面上大家都阐述的非常到位,非常精辟了,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对于996,我个人持悲观的态度,即使上了央视新闻,上了人民日报,短期内可能无法有实质性的改变。可能这阵风过了以后,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毕竟中国人太多了,工种的可替代性太强了。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偶尔性的996,真正奋斗的996,而是痛恨形式主义的加班,不成文规定的隐性996文化,为了kpi,为了升职加薪而不得不随大流的996,所有这些都是非常低效的,是员工和公司双输的。对于那种持拼搏奋斗=996,只有996的奋斗精神才能成功的论调的人,我只想说你看国外那么多成功的科技公司,比如Google和Apple,他们996吗?他们成功吗?很容易就不攻自破的。

为什么会996呢?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时候需求人员没有做充分的调研拍脑袋决定的伪需求,或者由于产品人员的不专业,来回改需求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无意义的工作量。应该找出问题的根源,解决它,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才是关键。

扯太远了,还是回归正题。

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如果把金钱换成礼物,社会规范会起作用;但是如果把礼物标上金钱的价格,那么社会规范会失效,市场规范又回归了。这里边涉及的相关实验可以去原文看。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过节的时候公司发福利,假设大家的期待值是发200块钱,公司发了200块以上大家都很高兴,这是市场规范起作用。那如果发20块钱价值的礼物大家也很高兴,那是社会规范起作用。但是如果你发礼物的时候在礼物上标注说这个礼物价值20块钱,我告诉一堆员工会背地里骂老板的,这时候就是市场规范在起作用。

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打架,谁会胜出

结论是市场规范会胜出,社会规范会退出,并且很难重建。

在以色列的一家日托中心进行试验,看运用罚款措施是否能有效减少某些家长接孩子迟到的现象。

结论是罚款的效果不好,还会带来长期的负面效应。罚款之前,老师和家长之间是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规范来约束迟到的。所以如果家长迟到了,有时他们会感到内疚,促使了他以后准时来接孩子。然而,一旦采取了罚款措施,市场规范就取代了社会规范。既然有了罚款制度,家长们就可以决定早来还是晚来了,总之晚来交点罚款就是了。

有意思的是,后来日托中心取消了罚款,希望回到社会规范,你猜怎么着?取消罚款后,家长们依旧迟到,内疚感荡然无存。事实上,取消罚款后,迟到的家长数量反而有所增加。社会规范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有心无力。。。

这个实验说明,一旦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会退出,市场规范完全主导。社会规范再也无法发挥效力了。

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关系微妙关系无处不在

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微妙平衡在商界也很明显。过去的企业和雇员之间完全的市场规范主导,美国的劳动市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工业化,那时候的雇员经常有早九晚五时钟式的心态,一周上40小时班,是计时工资,星期五领工资支票完事。

如今的公司意识到了营造社会性交换氛围的优势。企业把计时工资改为月工资,进一步模糊了早九晚五的工作日概念,给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工作和休闲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企业期望你在开车回家路上、在淋浴间、在约会甚至在度假的时候也想着工作。于是我们住在公司附近,随身背着笔记本电脑,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钉钉和微信工作群一直开着,随时随地快速响应等等。这种社会规范更有优势:让员工对工作更有热情、勤奋,并且关心公司,关心工作。

同时公司和员工之间又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要支付工资的,属于市场规范作用的范畴。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同时在起作用。很多时候他们属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如果公司削减了员工福利,甚至降薪或者其它的伤害到社会规范的一系列措施,两者的平衡很可能就会被打破,员工积极性就会受打击,就会降低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员工的忠诚度就没有了,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这正好是当前经济环境下很多公司正在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旦社会规范被打破退出,就很难再重建了。

人在实质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人的实质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这句话出自 Robert Louis Stevenson 《化身博士》这本书。我没看过,就贴个豆瓣的介绍吧:

《化身博士》故事主角杰基尔博士是个双重性格的人,表面上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内心深处却潜伏着一种肆无忌惮的邪恶。后来他发明了一种化学药剂,只需吞一点,他就能随心所欲地变成另一个肉身——寻欢作乐、放纵自己的矮小丑陋的海德先生——他在外干尽坏事,回到家后,再服一剂药水,则又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杰基尔博士。可是,那个矮小的恶人海德渐渐不满足于附属地位,他在逐渐强大,他要控制杰基尔博士整个人。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展开了斗争。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作者想表达的是我们身上同时住着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一正一邪,他们会斗争,大部分时候是杰基尔博士在运行,但海德先生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打败杰基尔博士,出来光顾一下。我们需要提防海德先生。

海德先生什么时候会光顾?

实验课题: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相同问题的看法的变化

实验对象:伯克利大学的大学生

实验过程:分别在冷静状态下和性兴奋状态下回答19个有关性偏好的问题

实验结果:参与者处在冷静、理性状态时,对女性是尊重的;他们没有被非正常性行为特别吸引;他们在道德上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但在性兴奋状态下则出现了相当大的改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你会偷偷给女人下毒品以增加她和你上床的机会吗?",在非兴奋状态下平均分是5分,而在兴奋状态下平均分是26分,增长了420%,实在让人很震惊。

注:回答否(0分),可能(50分),是(100分)

限于篇幅,就不把所有问题和实验结果列出来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原文。

看到了吗?一向认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偏好,了解自己有能力做什么,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聪明的伯克利大学生们,在兴奋情况下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反应完全估计不足。

这种情况具有普遍性,不只是青少年,成年人也一样,只是成年人稍好一些。我们以为我们 we know anything,但事实往往证明是 we know nothing

这里的兴奋状态下不止是性兴奋的情况,还包括愤怒、饥饿、激动、嫉妒等等。

一个大部分时候都能够理性决策的人,为什么有时候却做出非常不理性的行为,到这里就应该知道问题所在了。

如何让杰基尔博士常驻,让海德先生靠边?

世上没有所谓的完人,事实上,我们可能是多个自我的组合体。我们需要更了解自己,我们既要了解冷静状态也需要了解激情状态,我们需要明白冷静和激情之间的不同,它们怎么样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又如何把我们引入歧途。

第一点是尽量防止自己进入激情状态。防治防治,防比治更有效,容易把隐患排除掉。这也包括少刺激别人使其进入激情状态。

第二点是在我们进入激情状态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压制住自己,延迟做决定。要做到这点难度就相当大了。

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兴奋状态下本来没打算说的话,很容易一激动一股脑儿都说了,事后回头来看真的很后悔,但已经无能为力了,泼出去的水再怎么也收不回去了。再怎么样也回不到过去了。。。

如果你做得到,也许你可以少体会好多个凌晨四点钟海棠花未眠的感觉。哈哈哈。。。

最近自己还有些感悟,朋友在艰难时期的时候,默默支持,默默帮助才是雪中送炭,这时候不论提任何的需求、请求甚至要求,都是趁人之危,都是雪上加霜,非蠢即坏的。

道理我们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